

【大师简介】周宝庭(1906—1989),福建福州人,第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。
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博物馆
馆藏大师作品

《高山石雌虎》7×3.5cm

福州后屿村做为寿山石雕刻“东门派”创始地,素有“雕刻之乡”的称誉,大师自小就对寿山石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,15岁拜寿山石雕“东门派”第二代传人林友琛为师,全面掌握了寿山石雕的各种雕刻技法。后又拜在雕刻名家郑仁蛟门下,深得郑仁蛟的喜爱,悉心传其技艺,并以亲自绘辑的《古兽图谱》相赠,嘱传其衣钵。 后又潜心研究各家雕刻手法,开创自家风格,独树一帜,形成“周派”雕刻艺术,名震艺坛。尤以印纽、古兽、仕女“三绝”而深受世人的推崇。周宝庭大师不仅雕刻技艺高超精辟,而且为人处世、工作态度、创作作品、传授技艺等,都十分严谨认真,令人敬佩。因此,被社会公认为寿山石雕刻界“德艺双馨”的名家、前辈而受到极高崇敬。

周派三绝
印纽雕刻,周宝庭大师创造性地发展了前代东、西两大流派的寿山石纽饰艺术,能善于完整地保留石章自身的形态。他认为:印章首先是供篆刻的实用品,只要适宜奏刀的石材都是好印章;纽头是印章的装饰,应该将纯净的部分留作章体,而躲砂格,避瑕疵,化弊为利,这才是雕纽艺人的真功夫。


古兽雕刻, 周宝庭大师大多选择大不盈握,石形圆顺无棱角,质地纯洁少瑕疵的寿山良材,以高度的想象力巧施刀凿,将顽石化成生意盎然、焕发出无限活力的神奇动物。刀法轻灵圆浑,特别讲究作品的手感。这类石雕既可以捧在掌上细细品鉴,也适合阶身携带摩挲抚玩,十分耐人寻味。

仕女雕刻,周宝庭雕刻人物工整细腻,衣纹飘逸,还从创作实践中总结出一套不同身份少女神态的口诀,如大家闺秀需表现“注、柔、恕”的端庄风度,而丫环则要突出“妖、溜、娆”的活泼性格等。其晚年雕刻仕女大胆地摆脱了流派的束缚,自成一格,以古拙的造型、简略的刀法,着力表现人物的内心感情。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