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“吹笛女”头上的秀发清晰可见。谢佳洁 摄

刘能风现场雕刻“吹笛女”。谢佳洁 摄

大足石雕栩栩如生。谢佳洁 摄
人民网重庆5月28日电 古文《核舟记》中,手艺奇妙精巧的明朝人王叔远,能够把直径一寸的木头,雕刻成宫殿、器具、人物,其技艺令人惊叹。大足石刻第16代传人刘能风亦能在拇指大的汉白玉石上刻画观音微妙的表情,在坚硬的石头上一根根地雕刻出吹笛女顺滑的秀发。
日前,以“技能合作、共同发展”为主题的“一带一路”国际技能大赛开幕式在重庆国博中心举行,位于“巴渝工匠”绝技绝活展馆的大足石雕吸引了众多市民的目光。
据了解,刘能风是土生土长的大足人,今年62岁。40年前,以卖猪肉为生的他,在改革开放后见大足石刻越来越受欢迎,开始从事石像雕刻。
起初,刘能风主要仿照大足石刻内的石像进行刻画。其花10年时间雕刻的千手观音,曾获全国石雕设计大赛金奖,并被贵州省博物馆收藏。近年来,刘能风与从事大足石雕的工匠们一起,将大足石刻魅力与现代市场需求相结合,通过改变石刻本身的五官比例、构造等,新刻画出一批又一批与时俱进的石雕艺术品。
据了解,为更好推动大足石雕技艺传承,投资30亿元的大足石刻文化创意产业园也即将建设。该产业园地处三驱镇,按照“园区即景区”的理念打造,其核心区分为文创园区、石雕石材加工交易区,其中文创园区占地1500亩,主要布局大师工作室、艺术家村落、雕刻部落、石刻艺术陈列馆、雕刻创作基地、孝文化主题公园、儿童智趣乐园、创客空间、康养中心、院落式宾馆;石雕石材加工交易区占地2000亩,主要布局物流仓储中心、石雕与石材生产加工中心、荒料石材交易中心、景观奇石交易中心、西部盆景交易中心。到2023年,该产业园预计可实现销售收入200亿元。
三驱镇党委书记尹道勇称,过去大足的石刻石雕市场较为分散。建立大足石刻文化创意产业园后,将促进石雕产业的集群化发展。
目前,该产业园已与四川美术学院雕刻艺术系建立合作关系,邀请师生到产业园组建专业工作室。
尹道勇表示,依托于大足石雕传承人与大足石刻文化创意产业园的打造,未来将形成北有曲阳、南有惠安、西有大足的石雕产业“三足鼎立”格局。(刘政宁 谢佳洁)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