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林发述的经典作品《八戒戏嫦娥》在福州首次震撼展出,得到业界和广大寿山石艺术爱好者的关注。林发述该类型作品在之前极少出现,非常难得在福州第一次展出。
据记者了解,该寿山石雕刻作品《八戒戏嫦娥》很早期就流出到台湾,是近期回流到福州。
寿山石鉴定专家陈永清告诉记者,该寿山石雕刻作品《八戒戏嫦娥》是林发述的早期经典代表作品,其材质为寿山石中的珍稀石料善伯。整块石料完整通透,善伯独有的花生糕完美呈现,且林发述大师的雕刻惟妙惟肖,生动活泼,诙谐自然、新意迭出,让人爱不释手。实在是一件非常难得,非常珍贵的大师上品。
据该作品的收藏者,寿山石收藏家黄坚介绍,他是从一位台湾收藏家手中购得的这件作品。当初他看到这件作品,就非常喜欢,在之前林发述的作品中,极少看到类似《八戒戏嫦娥》的精品出现,让人眼前一亮,就立马收藏了。黄坚说,未来将在合适的时间,再次进行展出,让广大寿山石爱好者和收藏者一饱眼福。
据悉,林发述生于1929年,中国工艺美术大师、中国玉石雕刻大师、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、高级工艺美术师、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高级会员、中国老教授学会会员、省寿山石文化艺术研究会高级会员、福州市寿山石研究会会员。自幼在福州寿山石雕之乡后屿村长大,16岁跟随寿山石雕东门派大师林友竹学艺,学习石雕艺术。他既虚心好学,又善博采众家之长,师而不泥,入古而能出新。在寿山石雕老一辈艺人中其艺术作品颇具分量和影响。表现古典人物是他最擅长之处,从事寿山石雕已近60年。他的作品古朴凝重诙谐自然拙中寓巧,眉目传神,静中有动,寓意深邃,神态逼真神韵毕现。他多才多艺,擅长国画且通音律,将写意绘画的手法运用于雕刻创作中,使作品具有诗情画意。
林发述富有独创精神,技艺炉火纯青。作品古朴凝重、诙谐自然、新意迭出、情趣逼真、神韵毕现、讲求对比、手法洗练。国画得陈子奋等名师指导,能自然地将写意画手法运用于石雕创作中,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——富有画意而趣味无穷。
1997年8月,中国邮票《寿山石雕》中有1964年的作品《三仙醉酒》,改名为《醉入童真》。1998年,林发述传略被收录在《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》中。五、六十年代,有6件作品分别陈列于北京人民大会堂总理接待室、福建厅、台湾厅、全国政协礼堂会客厅、轻工部和中国军事博物馆;70年代,就有作品选送到日本、新西兰、澳大利亚等国展出。改革开放后,更是誉满东南亚、香港、台湾等地。《福建电视台》、《东南电视台》等都有播放采访专集和不少精品。60年代,曾二度受聘于厦门“福建省工艺美术学校”任教。
从事寿山石雕60多年,林发述的技艺日臻精湛,炉火纯青。后学者学习与仿效其构图、线条、造型者众多。凡取法于他的作品,人们称其为“述派”。其“苞雕”作品,深受东南亚、香港、台湾等地收藏家、爱好者的喜爱。(记者 王家源 福建福州报道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