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个传统,刻印着古老的文化记忆
守望文化遗产,传承中华血脉
非遗地图推出【匠人说】系列,
立足于优秀传统手工艺文化,
多方位、全角度探知各类非遗项目,
挖掘文化传承背后的精彩故事,
记录非遗人一生的坚守与光荣,
推动非遗的保护与传承!
俏色石雕传承人/牟中虎

牟中虎,号半池山人,1962年出生于齐齐哈尔,祖籍潍坊。毕业于东北师大中文系,结业于中央美院美术史系研究生课程班。齐齐哈尔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俏色石雕技艺传承人,齐齐哈尔大学美术副教授,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特聘教授、瓷上水墨工作室创建人,齐齐哈尔社区大学俏色石雕工作室创建人,中国文化网络传播研究会理事,齐齐哈尔市雕塑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、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。
俏色石雕
“俏色”是玉器翡翠行业中一个通用的专业名词,特指在一块玉料上的颜色被运用得非常巧妙,利用玉的天然色泽进行雕刻。对这样的玉雕作品,即可称做为“俏色”。
正像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,世上也不会有完全相同的石头,如何掌握其纹理,如何利用其色变,如何逼真的表现动物之美,既要有一双善于捕捉美的眼神,更要有入石三分的眼力。充分掌握俏色石的内在机理走向和形状变化,才能恰到好处的随色赋形!

牟中虎诗书画印雕五艺俱全,现在尤以雕刻最为精美。他平时非常喜爱收集各色玉石,有内蒙的巴林石、新疆彩玉、伊犁石,还有寿山石等原石,每当遇见一块中意宝玉,都会把它买回来仔细把玩,翻来覆去的仔细盯看,有时仿佛突然灵光一现,一个作品的草图在脑海中浮现出来,他便开始挑灯夜战,创作时通宵达旦是常有的事,当一个作品雕刻完成之后,他长吁一口气,露出了欣慰的笑容,这个作品就如同他的孩子一般,凝结着他无数的心血与智慧的结晶。
牟老师身材健硕,魁伟如虎,人如其名。但是他本人却心细如发,心思细腻,通过他的作品便可略知一二。

他曾雕刻过一块《富甲一方》的甲壳虫佳作,这件作品集书法与篆刻为一体,石质橙黄,只见石上的那粒甲虫为黑色,似一滴油墨,油光锃亮的,坚硬骨感的甲壳下六肢桀骜有力地抓于石上,体现出了安然坚毅之态,真是令人称绝!

上图这件《鸿运当头》的俏色石雕作品,蛙头顶鸡血的巧妙运用,简直是神来之笔,堪称雕刻得有血有肉,活灵活现。
它采用了纪念碑式的构图,试图营造出崇高与肃穆的感觉;巧妙地运用视觉语言,俏色、俏肌理、俏质感,凸显出若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中王昭君、又如蒙古长调一般的草原瑰宝——巴林彩冻石,所独具的个性气质:朴实中不失绚烂,苍凉中华贵跃出。
“雕石的功夫全在看上,就是行家所谓的相石。三分雕七分看,看走眼了,雕工再好也先自败了。玉石到手中,平平常常就盯上几日,几月。盯好了,再刀挥屑落,一点一划,需万加小心,稍有差池,就会功亏一篑。”牟老师说道。
牟中虎曾多次获得“百花奖”、“汉风杯”、巴林石雕创意大赛等玉石雕刻奖。他的书法、国画、篆刻、石雕、陶瓷等作品,也被中国工艺美术馆等机构和爱好者收藏。
一石一世界,牟中虎用他的双手演绎一个真正属于他的灿烂艺术人生!
牟中虎老师更多作品欣赏: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