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石雕网 - 石雕行业门户网站 !

商业资讯: 新闻资讯

你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 商业资讯 > 新闻资讯 > 寿山石雕大师刘爱珠:让“吴哥之美”绽放于寿山石上
6.biz | 商业搜索

寿山石雕大师刘爱珠:让“吴哥之美”绽放于寿山石上

信息来源:oooddd.com   时间: 2021-09-26  浏览次数:12

  石,早于一切生命的存在,也许正是因为苍古而久远,孤独的守望令它失去了表达自己的欲望——世间日渐熙攘,“无生命”与“有生命”之间的混沌,终于等来兰心慧质之人劈开。刘爱珠就是其中一位,她是摘得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“山花奖”的寿山石雕刻艺术家,以创新闻名业界。由福建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与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联合举办的《海峡艺术名家》,将在东南卫视9月25日18:00播出《刘爱珠:法古开新,别树一帜》,介绍这位能赋寿山石以生命的艺术家。

  一见钟情的开场

  若要给全世界的成功者找共同点,“做你所爱,爱你所做”应是其一。因为喜欢,所以不知疲倦,进而忘我,一步步实现了自我的超越。

  刘爱珠小时候就沉浸在美术的世界里不可自拔,后来考入了福州工艺美术学校雕塑专业。她依然清楚地记得四十多年前进入雕刻工艺品总厂时的惊喜和震动:厂里的寿山石雕太漂亮了!也就是那一刻,她坚定了自己未来的方向。

  因力气不足,刚开始她选择从事寿山石雕中的薄意雕。薄意雕因雕刻层薄且富有画意而得名,一个“薄”字点出了这一门类比浅浮雕还要浅的特质。薄艺雕从浮雕技法衍化而来,历史不过百余年。

  回溯上个世纪,福州西门外凤尾村的寿山石雕大师林清卿,熔中国画的立意构图、篆刻刀法的韵味及诗的玄妙意境于一炉,将这门艺术提高到新的境地,薄意雕自此得以“自立门户”。继林清卿之后,王炎铨、王雷霆、江依霖等人继续弘扬薄意雕法,形成一个很有影响力的“西门薄意派”。而王雷霆就是刘爱珠所拜的老师。

  每当拿起刻刀,刘爱珠一坐就能四五个小时不挪身,这份忘我引起了另一位大师的关注:林寿煁。林寿煁是寿山石雕“东门派”的传人,既精通“东门派”所擅长的圆雕,又吸收了“西门派”的薄意雕,开拓了寿山石雕的新途径。

  林寿煁从刘爱珠的专注和技艺水平上看到了她更多的可能,于是提点她再多学一门浮雕技术。掌握好这两种技艺后,林爱珠开始了大胆的创新:研究寿山石雕的“短板”——薄意人物造像。一番钻研之后,她创作出了融合浮雕技艺的人物薄意作品《七仙女下凡》,获得了业内认可。

  变粗石为雅石

  刘爱珠没有停下进学的脚步,后来她又学习了圆雕,雕刻技艺更加全面,在融合“东门派”“西门派”的技艺特色的基础上“法古开新”,用“多写意、少工笔”的现代艺术表现手法进行寿山石的创作。在追求艺术创新的过程中,她对于石材的取用也有了新的理解。

  牛蛋石,是和田黄石产自同一区域内的田坑石,有丝者为田黄石,无丝不通灵者为牛蛋。从名字上,也可看出田黄石这一“同胞姐妹”有多不受待见。但刘爱珠却不这么认为——

  “只要我想处理,我不在乎好石头坏石头。人家能把我的作品带走了,就说明这个效果很好。”

  诚然,哪一块石头不是天地造化而出呢?只有具慧眼的有缘人才能发现出它内在的妙处。刘爱珠有一乌鸦皮牛蛋石作品《两小无猜》,乌鸦皮部分被处理成了一面硕大的荷叶,荷叶包裹住的是一对言笑晏晏的青梅竹马,纯真、稚趣的神态让人见则心喜,瞬间回到年少时某个无忧的雨天,耳畔响起伙伴的串串笑声……

  她在石材择取上的大胆突破,也不是没受过质疑。1990年,刘爱珠将自己的牛蛋石作品《有鱼乐》送到中国轻工业部主办的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展览会评奖。在所有参赛的作品中,《有鱼乐》的原石最廉价,引发了很多争议:有人不屑于原料的石质粗糙,但也有相当一部分评委折服其所呈现的艺术境界之美。争论之后,赞赏的声音越来越大,最终这件“蓄天地之精美,赋石头以生命”的作品获得了二等奖。

  经此一事,刘爱珠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,而喜好寿山石的人多了一个欣赏的入口,牛蛋石的身价也因为刘爱珠得到了提升。世上没有廉价的石头,只有廉价的构思和技艺。

  技艺的突破、石材的择取还不是刘爱珠创新的全部,在题材上,她亦勇于开拓。2011年的吴哥窟一行,阳刚、开放、热烈、沧桑的东南亚文化让刘爱珠深受震撼,她亦想用自己的方式来回应这份触动灵魂的感动。八年后,迈入古稀之年的她,带着数名学生进行了两年的创作,最终成就了长2.83米、宽1.45米、高2.21米的超大型寿山石雕《吴哥之美》,惊艳大众。

  若你还没亲眼见到《吴哥之美》,若你想了解这位杰出的寿山石女雕刻家更多精彩的艺术故事,让我们相约东南卫视9月25日18:00《刘爱珠:法古开新,别树一帜》。

  编辑|翁翔

    ——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石雕网证实,仅供您参考